2020年國家科學技術獎評選大會11月3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段寶巖院士主持的“高密度柔性天線機電耦合技術與綜合設計平臺及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項目自主研發了國內首個集電磁、結構、熱為一體的高密度柔性天線集成設計平臺,已成功應用于中國首臺最大的GBR防空反導雷達、首臺靜電成形薄膜天線、“中國天眼”等重大裝備,實現產值34.4億元。開辟了天線技術研究的新領域,引領了高性能電子設備的跨越式發展。
1978年,段志強考入西北電信工程學院(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成為中國首位電子機械學科院士。
2016年9月25日,被譽為“中國天眼”的世界最大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在貴州省揭幕式揭幕。這是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世界上單口徑最大、靈敏度最高的射電望遠鏡。這一世紀工程體現了中國各學科科學家的智慧,包括
段寶巖領導的團隊的智慧。
1995年,第三次國際大型射電望遠鏡工作組會議在貴州召開。段寶巖關于大型射電望遠鏡饋源支架光機電一體化創新設計的報告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高度關注。團隊重點解決了索-索柔性結構的精密力學建模與仿真,索-索柔性結構的控制,粗-細兩級調節系統的動態耦合與復合運動控制,實現了毫米級的動態定位精度。該方案以光電集成技術代替傳統的純機械技術,以軟件代替硬件。結構形式大大簡化,重量從1萬噸減至30噸,降低工程成本,使大型射電望遠鏡陣列項目的實現成為可能,被同行稱為“變革性創新設計”。
段寶巖多年來一直從事電子機械工程的教學和研究,致力于電子設備結構多學科優化設計的研究。開辟了國內電子設備機電耦合研究的新領域,初步形成了學科體系。
高校的科學研究主要是基于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有必要進行深入的、探索性的、有品位的研究。朝向應該很高。研究要實事求是,突破思想,解放思想,主動出擊,敢為人先;這需要很長時間去努力,去冷靜和冷靜,在平凡的孤獨中發現和創造不平凡的結果?!痹诨鹁嬉淮?,攀爬云梯,遠望遠方,一路上,段寶巖破解了一道難題,翻過一道溝渠,依然潛心科研攀登最高峰。
上一條: 2023年五一法定節假日預計放假安排
下一條: WIFI7無線網絡